重組和再造的優(yōu)化流程
(編碼:057426859090)為發(fā)揮計算機網絡的優(yōu)勢,重組和再造優(yōu)化流程的實質,就是對檔案數字化整個工作流程進行系統(tǒng)分析,不但要打破原有業(yè)務規(guī)程,還要改變行政管理分工,進行全方位的變革。檔案數字化的任何一個細節(jié)都會對整體產生影響,輕者降低效率,重者決定成敗。長春市檔案館高度重視每一個細節(jié),再造和優(yōu)化了上百個流程和內部標準,保證優(yōu)化技術路線的順利執(zhí)行。
六.檔案數字化示范案例----長春模式
從2004年開始,長春市檔案館以科研課題為先導,以項目管理為手段,以效益實現為檢驗標準,組建并成功運行檔案數字化工作組織架構、資源配置、數字化加工、上網利用“一站式”流水作業(yè)線,探索檔案數字化和網上利用服務工程優(yōu)化模式,終于闖出一條獨特的檔案數字化之路。
(一)實施三個工程,建立一個團隊
長春市檔案館把信息化帶動作為sw戰(zhàn)略,視為一把手工程、班子工程、全員工程突出抓,并創(chuàng)新管理機制,打破行政分工,在計算機網絡環(huán)境下,建立了行政領導、指導專家(技術業(yè)務總負責)、專業(yè)人員、外聘技工20人的長期流程團隊,并與現有計算機和掃描設備進行合理搭配。該團隊由局(館)黨組直接領導,館技術部門提供支持,管理部門提供檔案,專家提供指導,創(chuàng)立了{gx}的組織體系,搭建了投入小產出大機制框架。
(二)集中四個環(huán)節(jié),堅持流水作業(yè)
文件級目錄數據錄入是檔案數字化的基礎,檔案鑒定是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前提,全文數字化是提升檔案服務水平的途徑,整理是檔案文件實體管理主要環(huán)節(jié),把上述四個環(huán)節(jié)集中,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{zj0}選擇。長春市檔案館四集中流水線上,目錄數據錄入崗位安排業(yè)務和技工7名、檔案鑒定崗位安排5人、檔案數字化加工4人、檔案實體整理4人,在網絡環(huán)境下實行集中辦公和流水作業(yè)。
(三)數字化成本降低,數字化速度加快
由于采用{gx}的組織體系和優(yōu)化的技術路線,已有20萬件檔案走下流水線。
低成本主要體現在:20萬件檔案緩銷剔出占24.7%,留存檔案占75.3%;留存的75.3%檔案,全文數字化占25.6%,現用現掃占49.7%,比全部掃描節(jié)省費用40%以上。同時,三年時間建成數據庫50個,文件級數據庫120萬條(包括20萬件全文);專題數據庫120萬條;照片數據庫2000張;資料數據庫5000條,案卷級目錄數據庫23萬條;現行文件和政府公開信息1萬余件(條)。局域網運行檔案目錄數據260萬余條,20萬件全文;互聯網運行檔案目錄數據120萬條,8萬件全文。完成這樣規(guī)模的數據庫建設,全部人工費只有58.4萬元(包括流程團隊檔案干部的工資),經濟成本很低,時間成本很少。
{gx}率主要體現在:價值鑒定、開放鑒定、數字化篩選、原件掃描、實體整理同步完成,比各項分步做效率高數倍,同時有現用現掃的方法配套,投入少量設備,相當于將20萬件(200萬頁)檔案全部掃描的效果。
(四)利用方式變革,社會效益顯著
為充分發(fā)揮網絡優(yōu)勢,長春市檔案館采取了直接與間接相結合的方法提供利用。
1、直接提供利用:對數字化檔案全文,在局域網內,接待人員利用網絡檢索后直接打印,為用戶提供數字化檔案打印件。在互聯網上提供數字化檔案全文下載、打印服務。并通過CA認證、電子簽名等安全技術,對特定的用戶直接提供加蓋電子簽章的數字化檔案打印件,已有案例。
2.間接提供利用:對目錄數字化檔案,在局域網內,接待人員機檢到檔案后通知檔案庫管人員,檔案庫管人員調出原件全文掃描后,通過網絡打印機直接傳輸打印件,由接待人員提供給用戶。
目前,長春市檔案館基本實現了三個替代:網絡檢索替代手工目錄檢索,查看數字化檔案替代查看紙質檔案,網絡打印替代手工復印。
{gx}益體現在:檔案全文數字化占館藏檔案的10%,提供數字化檔案占利用率的70%。為上萬人提供了檔案證明,公眾成為檔案數字化的{zd0}受益者。檔案數字化成果得到社會公眾,上級檔案和信息化部門,當地黨委、政府,國內外同行的普遍贊譽,數以百計的留言、錦旗、感謝信、獎勵證書、媒體報道就是{zh0}的證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