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黃素
中文同義詞:
(E,E)-1,7-雙(4-羥基-3-甲氧基苯基)-1,6-庚二烯-3,5-二酮;姜黃色素;姜黃素;川芎內(nèi)酯 B;1,7-雙(4-羥基-3-甲氧基苯基)-1,6-庚二烯-3,5-二酮;克扣明;姜黃素提取物;姜黃素, 95%(TOTAL CURCUMINOID CONTENT), FROM TURMERIC RHIZ
英文名稱:
Curcumin
英文同義詞:
Curcumin (mixture of curcumin;TURMERIC EXTRACT;1,6-Heptadiene-3,5-dione,1,7-bis(4-hydroxy-3-methoxyphenyl)-,(E,E)-;5-dione,1,7-bis(4-hydroxy-3-methoxyphenyl)-,(e,e)-6-heptadiene-3;5-dione,1,7-bis(4-hydroxy-3-methoxyphenyl)-6-heptadiene-3;6-Heptadiene-3,5-dione,1,7-bis(4-hydroxy-3-methoxyphenyl)-,(E,E)-1;curcuma;haidr
CAS號:
458-37-7
分子式: C21H20O6
分子量: 368.38
EINECS號:
207-280-5
姜黃素又稱姜黃色素、酸性黃,是從姜科植物姜黃、莪術(shù)、芥末、咖哩、郁金等根莖中提取的一種tr的酚類抗氧化劑,主鏈為不飽和脂族及芳香族基團(tuán),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,屬二酮類化合物,是常用的調(diào)料及食用色素,md;姜黃色素是一種tr色素,將襄荷科植物姜黃、郁金、莪術(shù)等的地下根莖經(jīng)洗凈、干燥、粉碎后,用乙醇等有機(jī)溶劑抽提、過濾、濃縮精制即可得到。
姜黃素主要包括三種活性成分:姜黃素(C21H20O6,分子量368,約占70%)、脫甲氧基姜黃素(C20H18O5,分子量338,約占15%)和雙脫甲氧基姜黃素(C19H16O4,分子量308,約占10%)[2]。研究表明,姜黃素對人畜幾乎md,其著色力比所有合成色素、tr色素都強(qiáng),是檸檬黃、日落黃的3~4倍[1]。
本公司可提供:20E-200E的各種不同色價的水、油溶性產(chǎn)品。
理化性質(zhì):姜黃色素的結(jié)晶是橙黃色粉末,有特殊的芳香氣味,熔點(diǎn)為179~182℃,具有親脂性,易溶于冰醋酸、乙酸乙酯和堿性溶液,并可溶于95%乙醇、丙二醇,但不溶于水。
用途 食用黃色色素。我國用于蘿卜干、咖喱粉等已有很久歷史。日本用于咸菜、火腿、香腸以及蘋果、菠蘿、栗子的糖漬品。酸堿指示劑,pH7,8(黃)-9.2(紅棕)。 廣泛用于食品、菜肴、糕點(diǎn)、糖果、飲料罐頭以及化妝品、醫(yī)藥的著色。 可作為飼料著色劑,我國規(guī)定可用于糖果、果凍、冰淇淋和碳酸飲料,{zd0}使用量為0.01g/kg。 作食品著色劑,我國規(guī)定可用于糖果、果凍、冰淇淋和碳酸飲料,{zd0}使用量為0.01g/kg。
包裝:5kg-25kg桶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