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bao裝的定義,在高級漢語大詞典里對它的定義為:
1) 把東西打捆成bao或裝入箱等容器的動作或過程
2) bao裝商品的東西,即起覆蓋作用的外表、封套或容器;特指儲藏或運輸商品時用的保護性的單元
我國在1983年國家標準中,對bao裝的定義是:“為在流通中保護產品、方便儲運、促進銷售,按一定的技術方法所采用的容器、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技術方法等操作活動。在其它版本的教材中,也有對bao裝定義為:“為了保證商品的原有狀及質量在運輸、流動、交易、貯存及使用時不受到損害和影響,而對商品所采取的一系列技術手段叫bao裝。”
雖然每個國家和地區(qū)對bao裝的定義略有差異,但都是以bao裝的功能為核心內容的。
而所謂的“設計藝術”,常常是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,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;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化,把具象的東西抽象化;把清晰的概念蒙朧化,把蒙朧的概念清晰化,而在這些東西中參雜的形式與表現就叫的“藝術”,但最終我想這一切的行為也無非都是為了人的心身需要。
當然,做好設計不是件容易的事,它不僅要經過歲月的磨練,還要有耐性和踏實的專業(yè)精神。要成為一名好的設計家,則需要有多元背景和單項精通的素質,因為做設計不創(chuàng)新僅重復就可能墮落為工匠。設計如果夠不上藝術,那只是手藝,只追求創(chuàng)新也只是表現個人的才氣,而不文化的素質,結果一定有限。如果沒有文化去感覺一個東西,那只是個簡單的事物,而如果單單追求文化,那也只是簡單而沒有什么意義的。因此,我想只有超越了簡單層次的“新”或“文化”這樣的概念,才是設計者的真正追求。

那么我們的設計方向在何處?其實現在從日本的設計就能找到答案,日本和中國文化非常接近,他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。設計走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會步入從有到無的過程,當人們看膩了那些花哨的設計技巧以后必然要回歸本真,越自然的設計越能打動人,所謂真水無香,在設計中同樣是這個道理。
所以說設計是看不到任何的設計痕跡,所有元素取之于自然。讓我們感受什么是沒有設計的設計,無論是從產品還是到廣告,給人都是自然和空靈的感受,沒有任何的修飾。只有這樣的設計才能真正觸動人的心靈讓人感受共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