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苗木抵達一定高度時,修剪枝梢使樹冠成圓球形,然后抽出許多分枝。當分枝達20~25cm時,再次修剪枝梢,推動次級側(cè)枝構(gòu)成,使球體逐年增大,一同剪去變形枝、徒長枝和病蟲枝。成形后,每年在生長時間進行2~3次短截,推動球面密生枝葉,如大葉黃楊球等。
五、藤本類
苗本移植后,春季近地上處截干,推動萌發(fā)側(cè)枝,選留2~3條生長健旺的枝條培育做主蔓,對枝上過早出現(xiàn)的花芽要及早摘去。藤本植物移植后年,應(yīng)建立支柱固定植株并使其向上攀援生長。
六、傘形類大苗培育
園林中常用傘形苗木,如龍爪槐、垂枝櫻桃等。此類苗木培育時,先培育較大的砧木,然后嫁接垂枝種類即成為傘形樹形,一般砧木粗4~5cm,嫁接高度可視需要而定,一般在2米處嫁接,有時也在1米處嫁接。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69333/p4/20161227173031_7127_zs.jpg)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69333/p4/20161227173034_1199_zs.jpg)
2.水源及地下水位 苗木在培育進程中要有滿足的水分。因此水源和地下水位是苗圃地選擇的首要條件之一。苗圃地應(yīng)選設(shè)在江、河、湖、塘、水庫等tr水源附近,以利引水灌溉;這些tr水源水質(zhì)好,有利于苗木的生長;一同也有利于運用噴灌、滴灌等現(xiàn)化灌溉技術(shù),如能自流灌溉則更可降低育苗本。若無tr水源,或水源缺少,則應(yīng)選擇地下水源滿足,可以打井提水灌溉的本地作為苗圃。苗圃灌溉用水其水質(zhì)懇求為淡水,水中鹽含量一般不跨過0.1% ,不得跨過0.15%。對于易被水淹和沖擊的本地不宜選作苗圃。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69333/p5/20161227173144_8549_zs.jpg)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69333/p5/20161227173117_8524_zs.jpg)
掌握時節(jié)關(guān)?對于苗木栽植, 晚秋冬初是全年植樹的時節(jié)。理由是,這一時節(jié)恰是樹木進入休眠時期的時分,樹液靜止不動,出土栽植即便出現(xiàn)傷根、碰皮也無大礙。這一時期一般選用裸根定干,這么能有用推動根系萌發(fā),推動成活率行進。大都人認為春季是植樹的黃金時節(jié)(區(qū)域不相同,時間不相同)。 春季樹木樹液開端活動,且春天風多,氣候單調(diào),水分丟掉太快,所以應(yīng)盡量選擇晚秋冬初植樹。再者,有些美化工程單位趕工期需夏天栽栽苗木,憑多年的經(jīng)歷筆者認為,夏天有必要帶土球,并且不能帶葉片,防止影響成活率。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69333/p5/20161227173151_8763_zs.jpg)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69333/p5/20161227173114_8572_zs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