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有在特定的操作環(huán)境和針對特殊的種植作物,才有必要建一些大型溫室,菜農朋友盲目擴大棚體面積是一種錯誤的潮流。慮到溫室環(huán)境調控、作物生長特性和經濟效益,溫室建造的最jia規(guī)模為跨度7~9米,長度為60~80米。當大棚過長,一樣不利于通風換氣,特別是有大風時,棚門一頭溫度明顯低于棚尾,甚至在關掉放風口后也是這樣。同時,大棚過長必然會造成農事操作不便,前后走動距離過大,容易使人產生疲勞。如果已經建成,用新塑料膜在溫室的中部做一個隔扇,可以直接綁在柱子上,但一定要直通到溫室頂部,才能起到減少兩邊空氣流通的作用。
大棚內補充二氧化碳。碳氨對作物的增產作用比為1∶1,作物對碳氮比的需要量為30∶1,目前廣大農民都認識了氮的增產作用,卻忽視了碳的增產效果。冬季溫室蔬菜易徒長黃化,太陽出來后1小時可將晚上作物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吸收,12時左右便處于碳饑餓狀態(tài),氣溫高時可將棚膜開開合合,放進外界二氧化碳,提高抗性和產量。氣溫低時閉棚,人為地補充二氧化碳,可增強作物抗寒力;大幅度提高產量。
多透光巧通風。遇到連續(xù)陰雨降溫天氣,白天不可連日覆蓋草簾或保溫被,使蔬菜處于黑暗環(huán)境中,晴天后及時清掃大棚膜上的沙土和灰塵。不要在連陰天澆水或噴灑農藥。降溫和陰天時,由于缺少光照,連日的黑暗環(huán)境會引起蔬菜發(fā)生黃化,為增加光照,應該每日揭開草簾透光,并在大棚內靠北的墻體上懸掛反光膜,讓蔬菜接受散射光照射,以保持葉綠素的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