筑墻:筑土墻所用的土,可以采用溫室后墻外側的土,也可以用溫室前部栽培面耕層以下的土壤。如用溫室前幽土,可將耕層(厚約25厘米)挖出,放在一邊,向底層的生土澆水,{yt}以后,挖生土做土墻。先按土墻的厚度打夾板,填入剛挖出的濕土,用土夯或電夯夯實,每層約20厘米,夯實一層以后,再作第二層,直至達到要求高度。山墻于后墻要一起做,不可分段,只有這樣才堅固。如果土壤的粘度不夠,可毗中摻人麥秸。有些地區(qū)的土壤粘度很低,不能用夯實的方法建墻,這時可先在土中攙入一定量的麥秸和泥,做成土坯,待土坯干后,睡土坯墻。砌墻時,土坯之間要用草泥堵嚴,墻的內外也都要抹草泥。磚墻施工時要先將地基夯實,然后才可以砌墻,施工時要灰漿飽滿,勾好磚縫,抹好灰面,墻的內外都要抹灰,以免漏風。磚墻層與層之間的空心不可過大或過小。一般空心的寬度掌握在5-8厘米之間??招牟豢梢涣舻降?,要每隔3-4米,用磚將各層連接起來,以提高墻的牢固程度??招膲杉佑脿t渣、珍珠巖、麥秸作填料,也可什么也不加,只用空氣隔熱,不加填料的空心墻,一定要做到沒有裂縫。在磚睜封頂時,用泥糠封頂30厘米,使后墻與后屋面銜接緊密,提高保溫性能。
固定壓膜線:薄膜覆蓋好以后,要用壓膜線將其壓緊固定,壓膜線可以是市售的聚丙烯溫室專用壓膜線,也可以用尼龍繩或鐵絲替,但不用。以專用壓膜線為好。先將壓膜線的一端綁在溫室后屋面上的8號鉛絲上,從溫室上拋下,壓在兩拱桿之間的薄膜上,下端地錨環(huán),拉緊綁好。固定壓膜線的順序是先細后密,先大伺距的固定幾根壓膜線,再逐漸在每個拱桿之間固定一條壓膜線。壓膜線和塑料薄膜都有一定的彈性,要在固定好壓膜線的第二天和第三天;再緊2-3次,才可保證確實壓緊,壓緊的前屋面薄膜呈波浪狀。
在溫室大棚的長度方面,單屋面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一般以50米至60米為宜。過長易造成通風困難。灌著水水渠過長澆水不均勻,管道灌著水一般在50米以內。長度過長采收或某些作業(yè)時,跑空的距離增加,給管理上帶來不便。溫室大棚過長風雪天在結構上振動大,影響結構強度和穩(wěn)定性,如果某一部位被破壞時,那個部分所負擔的荷載要加到鄰近構架的同一部位,由于荷載增加可能引起該部位變形和破壞,依次連鎖作用加大破壞范圍,所以長度應適當。塑料大棚的走向多為南北延長,因此主要靠東西側墻透光,長度(L)越短,即長、寬(B)比L:B越小,透光率越大,如10米與50米長的大棚相比,透光率相差5%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