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穩(wěn)定性。復合片的熱穩(wěn)定性確定了其使用范圍,復合片的熱穩(wěn)定性[2]即為耐熱性,與其強度和磨耗比一樣,是衡量PDC質量的重要性能指標之一。
耐熱穩(wěn)定性是指在大氣環(huán)境(有氧氣存在)下加熱到一定的溫度,冷卻以后聚晶層化學性能的穩(wěn)定性(金剛石墨化的程度)、宏觀力學性能的變化和對復合層界面結合牢固程度的影響。
熱穩(wěn)定性的變化在750℃燒結以后,國內部分廠家產品表現為磨耗比上升5% ~20%,抗沖擊韌性變化不大,部分廠家產品磨耗比下降,抗沖擊性能下降,這與各個單位所采用的配方和工藝不同有關,國外復合片的磨耗比和抗沖擊韌性燒結前后變化不大。
金剛石表面金屬化問題在上世紀70年代就引起了國內外金剛石工具制造界的高度重視。不少人致力于在燒結過程中實現金剛石表面金屬化的研究,在胎體材料中添加或在金剛石表面預粘上強碳化物金屬粉末。這種金剛石在未加熱前,并未與鍍層發(fā)生化學反應,只能屬于金剛石包衣,以期望它們在燒結過程中實現對金剛石的化學鍵結合。
關于金剛石:陶瓷加工工具所使用的金剛石,以60/70—100/120粒度范圍用量大,隨著刮平光度要求的提高,120/140以細粒度的金剛石用量也在增加。
它避開了鋸片、鉆頭等產品的耗用峰值粒度范圍,而生產細粒度金剛石是我國六面頂壓機的優(yōu)勢。粗略估計目前僅廣東佛山市場應用于陶瓷加工的金剛石年消耗量在4000萬克拉以上,增長趨勢明顯。這是一個頗具潛力的金剛石消費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