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片冰扁平的形狀特點,使它比同重量的其他各種形狀冰的表面積都大。接觸表面積越大,制冷效果也就越好。以比較為例,一噸片冰的表面積為1579平方米,而且他類型冰如管冰、顆粒冰只可以提供395到1294平方米,因此片冰的制冷效率比管冰和顆粒冰高2至5倍。低廉的生產(chǎn)成本片冰的生產(chǎn)成本非常經(jīng)濟,將16攝氏度的水制冷成為1噸片冰只需要約85度電。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74834/p6/20170529184726_8980_zs.jpg)
筷筒和刀架的儲存技巧
要透氣有些人把筷子洗完后放在櫥柜里,或放在不透氣的塑料筷筒里,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,是選擇不銹鋼絲做成的、透氣性良好的筷筒,并把它釘在墻上或放在通風處,這樣能很快把水瀝干。
另外,把菜刀放在不通風的抽屜和刀架上也是不可取的,同樣應該選擇透氣性良好的刀架。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74834/p4/20170307234100_1525_zs.jpg)
很多人習慣把廚房用具放到抽屜里,或放在鍋和炒勺里,并蓋上蓋子,這同樣不利于保持干燥。
切菜板容易吸水,表面多有劃痕和細縫,經(jīng)常藏有生鮮食物的殘渣。如果清潔不徹底、存放不當,食物殘渣腐爛后會使有害物質大量繁殖。
要解決這幾個問題,不妨在廚房里進行一場小小的革命:在吊柜和櫥柜之間,或在墻上方便的地方安裝一根結實的橫桿,并在橫桿上裝上掛鉤,把清洗后的鍋鏟、漏勺、打蛋器、洗菜籃等掛在上面,這樣可以瀝干水分;在離這些用具較遠的一端掛抹布、洗碗布和擦手毛巾,在橫桿的另一端則裝一個更結實的掛鉤,把切菜板也懸掛起來,這樣就能保證其干爽。
片冰機發(fā)展年鑒
1748年威廉.庫侖教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實驗室演示了人工 制冷原理。
1850年美國佛羅里達物理學家約翰.格力在他的私人派對上展示了人類首臺 制冰機。
標志了人工制冰進入工業(yè)化。
1929年德國亞琛工業(yè)大學(RWTH Aachen)物理學教授Jüergen Hans在科隆發(fā)明了世界上首臺 管冰機。并于1932年在法蘭克福成立Külinda(柯林德)公司,為歐洲皇室,餐飲設施提供制冰機訂做服務。標志了人工制冰進入了商業(yè)化。
1950年柯林德創(chuàng)始人Jüergen Hans的次子A.P.弗格森在美國申請制冰機專利(2496155)并成立柯林德(美國)公司。次年更名為Focusun(弗格森)。
1977年美國北星制冷(North star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rp.) 開發(fā)出了世界上首臺片冰機。不銹鋼材質的蒸發(fā)器使其成為繼弗格森管冰機后又一款生產(chǎn)食用冰的大型制冰機。
1986年,上海水產(chǎn)公司從德國弗格森購進中國首臺管冰機,用于食品保鮮。
2000年,長樂市雪人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成立,并成功研制首臺日產(chǎn)2噸的片冰機,“刮冰刀”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。
2002年,弗格森中國公司在上海成立研發(fā)基地,主要從事管冰機、片冰機、塊冰機等其他制冷應用的開發(fā)及生產(chǎn)。 2004年,廣州冰泉制冷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組建威斯達制冷研究室,開始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制冷理念。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74834/p6/20170529184726_8980_zs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