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醬小七品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為您分享:火鍋湯料即鍋中的底湯,用得最多的是紅湯汁,其次是白湯汁(bao括酸菜湯)。紅湯汁即辣味湯汁,用濃湯與辣椒、豆瓣、豆豉、醪糟汁、冰糖、精鹽、黃酒、多種香料等熬制而成。白湯汁即用老母雞、肥鴨、豬骨頭、火腿肘子、豬瘦肉、蔥、姜、酒等熬制的湯汁,一般與紅湯汁配合使用,很少單獨使用,即使用也常要蘸些調(diào)味料食用。蘸料味碟是涮制火鍋不可缺少的部分,常見的有麻油味碟、蒜泥味碟、椒油味碟、紅油味碟、辣醬味碟、川琦蘸料碟、醬汁味碟、韭菜花味碟等。在火鍋中涮燙的主料剛出鍋時溫度較高,若將剛從鍋中撈出的主料在味碟中蘸一下,能使?jié)L燙的原料降低溫度,便不會燙到口腔。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73782/p2/20170223141046_2184_zs.jpg)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73782/p2/20170223141052_3047_zs.jpg)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73782/p2/20170223141053_2908_zs.jpg)
上海醬小七品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為您分享:火鍋發(fā)展趨勢
器皿變化少,白鐵鍋普遍
從元、明、清到現(xiàn)今,火鍋器皿上的變化并不大,新的容器除了鍋寶采用耐高溫透明玻璃,煮的時候可見食物的翻騰,吃的時候較不會有漏網(wǎng)之魚外,銅鍋、鐵鍋、砂鍋等鍋具,只是在制作上更為精致,多已使用幾千年以上,而現(xiàn)用的最普遍的也最廣泛的鍋具為“不銹鋼鍋”,也就是俗稱的“白鐵鍋”。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73782/p2/20170223141033_2636_zs.jpg)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73782/p2/20170223141041_2081_zs.jpg)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73782/p2/20170223141040_2430_zs.jpg)
上海醬小七品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為您分享:火鍋形態(tài)
中國的火鍋,歷史悠久,源遠流長。浙江等地曾出土5000多年前的與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,可以很方便地移動,可以算是火鍋初級形式。北京延慶龍慶峽山戎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春秋時期青銅火鍋,有加熱過的痕跡。奴隸社會后期,出現(xiàn)了一種小銅鼎,高不超過20厘米,口徑15厘米左右。有的鼎與爐合二為一,即在鼎中鑄有一個隔層,將鼎腹分為上下兩部分,下層一個開口,可以送入炭火,四周鏤空作通風(fēng)的煙孔有的鼎腹較淺,鼎中間夾一炭盤,人們稱這種類型的鼎為“溫鼎”,它小巧便利,可以說是一種較好的火鍋了。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73782/p2/20170223141050_2166_zs.jpg)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73782/p2/20170223141051_7327_zs.jpg)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173782/p2/20170223141052_3047_zs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