裂紋起源于油孔,沿與軸線呈45°方向發(fā)展
1.由于過大的扭轉(zhuǎn)振動,引起附加應(yīng)力
2.油孔邊緣加工不完善,或孔口過渡圓角太小,引起過大的應(yīng)力集中
裂紋起源于過渡圓角或油孔,且只有一個方向裂紋,裂紋與軸線呈45°
1.由于不對稱交變轉(zhuǎn)矩引起大應(yīng)力,致使疲勞破壞
2.圓角加工不好,及熱加工工藝不完善,造成材料組織不均勻
3.油孔孔口圓角加工不完善
4.連桿軸頸太細
裂紋沿過渡圓角周向同時發(fā)生,斷口呈徑向鋸齒形由于圓角太尖銳,引起過大的應(yīng)力集中
表4 軸的變形許用值
變 形 名 稱 變形許用值
彎曲變形 撓度
一般用途 [ ]=(0.0003-0.0005)L
剛度要求高的軸 [ ]=0.0002L
安裝齒輪的軸 [ ]=(0.01-0.03)m n
偏轉(zhuǎn)角θ 滑動軸承處 [θ]=0.001rad
圓柱滾子軸承處 [θ]=0.0025rad
安裝齒輪處 [θ]=(0.001-0.0020)rad
扭轉(zhuǎn)變形 扭轉(zhuǎn)角φ 一般軸 〔φ〕=0.5°~1°/m
精密傳動軸 〔φ〕=0.25°~0.5°/m
精度要求高的傳動軸 〔φ〕≥1°/m
說明 L—支承間跨距;m n齒輪法面模數(shù)。
外圓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
軸類、套類和盤類零件是具有外圓表面的典型零件。外圓表面常用的機械加工方法有車削、磨削和各種光整加工方法。車削加工是外圓表面經(jīng)濟有效的加工方法,但就其經(jīng)濟精度來說,一般適于作為外圓表面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方法;磨削加工是外圓表面主要精加工方法,特別適用于各種高硬度和淬火后的
軸零件精加工;光整加工是精加工后進行的超精密加工方法(如滾壓、拋光、研磨等),適用于某些精度和表面質(zhì)量要求高的零件。由于各種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經(jīng)濟加工精度、表面粗糙度、生產(chǎn)率和生產(chǎn)成本各不相同,因此必須根據(jù)具體情況,選用合理的加工方法,從而加工出滿足零件圖紙上要求的合格零件。
外圓表面的車削加工
(1)外圓車削的形式軸類零件外圓表面的主要加工方法是車削加工。主要的加工形式有:荒車 自由鍛件和大型鑄件的毛坯,加工余量很大,為了減少毛坯外圓形狀誤差和位置偏差,使后續(xù)工序加工余量均勻,以去除外表面的氧化皮為主的外圓加工,一般切除余量為單面1-3mm。粗車 中小型鍛、鑄件毛坯一般直接進行粗車。
![](http://zs1.img-/pic/230883/p7/20180721164639_9059_zs.png)